English

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前前后后

1999-08-26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本版8月6日转载了《道德生活》的“基因采血内幕种种”一文,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声明:采血只是为高龄老人做健康长寿调查,血样并没有向国外出口的打算。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本报今天转载中华老年报文章。

1998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人口所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在北京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召开“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通报会”。会上,北京大学人口所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郑重声明:我们从未与国(境)外的任何机构和个人讨论过血样、基因出口的任何可能性,也未签署过任何血样或基因出口协议;没有国(境)外任何机构和个人参与该项目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生违背老人及家属意愿而强迫采血的事件;血样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对采集的高龄老人指尖或耳垂微量血样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筛选长寿基因。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曾毅、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振禹等介绍了情况。

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情况介绍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振禹

我就有关开展“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真实情况,代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向各位作一通报。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家唯一的综合性老龄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人口老龄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高龄老人调查,探索人类健康长寿的奥秘,是我中心与有关省市老龄部门早就计划进行的调查活动,由于经费和研究力量不足,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

1997年10月,北大人口所和美国杜克大学合作项目获得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EH)资助,进行“高龄老人死亡率———人口模型研究”科研课题。由于该项目需要开展大量对老年人的社会调查工作,而北大人口所缺少这方面的力量,于是找到我中心,商讨进行这方面的合作。我中心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机遇,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我有利、政治无害”的原则,利用北大多学科和较强的技术优势,在国内逐步建立起“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监测服务网”。经过充分酝酿,我中心与北大人口所达成了合作协议。

1、调查工作由我中心与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老龄委(协会)协商合作进行。调查经费由北大人口所从与美国合作项目中提供部分,不足部分由各地方自筹解决。

2、通过抽样调查了解老年人个人、家庭、经济、生活、饮食、精神、照料、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调查对象为80—89岁、90—99岁、10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各3000人,加上他们的兄弟姐妹共一万名老人。调查内容共180多项,其中包括免费为高龄老人做身体检查。

3、对调查的结果,在国内将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分析和研究,并负责撰写全国和分省调查报告,提出对策建议。

4、调查数据由北京大学人口所录入计算机,双方明确规定采集的微量血样不能出境,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研究分析。

德国马普科学院人口所对该调查活动给予大力支持。他们捐助了部分先进和轻便的医疗器材,包括无痛采血针、肺活量仪、对讲耳聋助听器等。为提高调查的质量和研究水平,了解国外的研究情况,我中心邀请了五位国际知名专家来华讲课和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引进先进设备和邀请国外专家履行了正常的审批手续。

我中心于今年3月2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了“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会”并进行了培训。

开展攻关研究项目的总体情况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曾毅

一、研究意义:

1、我国80岁及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迅猛增加:1990年为800万,到2010年将达到2540万,到2050年为1.6亿!

2、老龄工作重点、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80岁以下老人多数生活能自理,而80岁以上老人最需照料,而我国目前在高龄老人数据与研究方面基本是一空白。

3、为什么有的老人健康长寿无疾病直到逝世,而有的老人体弱多病,给自己、给家人、给社会带来巨大痛苦与负担?哪些个人、家庭、社会、环境与遗传基因因素有利于或不利于健康长寿?

攻克这一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二、项目总体基本情况:

(一)、社会科学(含健康)部分———专家估计占健康长寿影响因素75%左右。

1、研究计划与基本内容:

(1)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委托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组织实施,各级老龄工作部门参与,在22个省、市、自治区开展“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监测服务调查”。设计样本规模为一万名年龄80岁及80岁以上的老人。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共计92个询问问题,180多项。由医生对老人进行基本体格检查,并采取指尖或耳垂微量血样。

(2)所有调查原始数据全部在北京大学录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质量检验。

(3)在1999年初向各省、市、自治区政府老龄工作部门及中央政府部门分别递交高龄老人基本现状数据,提出简要分析及初步政策咨询报告。

(4)撰写“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学术论文、专著及政策咨询报告。

(5)在适当时候召开高龄老人政策咨询报告会及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

血样没有向国外出口的打算

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

我代表北京大学讲三点意见:

一、北京大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与支持我校人口研究所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合作开展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项目调查及其他有关研究工作。

二、在进行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包括为老人体检)的同时,采集到的指尖或耳垂微量血样已送到北大,并储存在十分安全的地方。本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向国外出口血样的打算,更没有签署任何此类协议,根本不存在血样基因外流的问题。

三、北京大学将一丝不苟地执行科技部、卫生部颁发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有关政策法规,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力争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的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取得造福人类的第一流科研成果。

我代表北京大学感谢新闻界对北大发展的一贯支持,并衷心希望新闻界也同样支持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合作进行的这一对中国百姓大众十分有益的科研项目,帮助我们澄清事实真相。以确保科学研究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

高龄老人健康长寿 影响因素攻关背景

北京大学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组

一、研究意义

自五十年代以来,各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与幅度大大高于所有其他年龄组,加上过去高出生率期间出生的人群陆续进入高龄。而老龄工作的重点难点在80岁以上高龄老人,因为80岁以下老人多数生活能自理,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为什么有的老人健康长寿无疾病直到逝世,而有的老人体弱多病,给自己、给家人、社会带来巨大痛苦与负担?哪些个人、家庭、社会与遗传基因因素利于或不利于健康长寿?人类如何逐步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目标?这些都是人口学与其他相关社会科学以及医学生物学家们面临的一个亟待攻克的科学难题。对这一难题的攻克,不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政府老龄工作科学决策与管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龄老人迅猛增加的严峻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只有很少数几个局部的小范围研究课题与高龄老人健康长寿有关(如广西巴马县长寿乡的研究、上海高龄老人研究),在这方面较大范围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而国际上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研究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德国、丹麦、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国已于数年前开展了这方面的较大规模的研究。基于一些尚不很成熟的研究成果,国外一些学者粗略估计,人类的健康长寿影响因素中75%左右是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等非遗传因素,而25%左右是遗传基因因素。以上研究只是粗略估计一个非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分别对不同个体健康长寿差异的贡献大小比例。至于哪些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与哪些基因有利于或不利于健康长寿、其内在机制是什么,人类如何利用与发扬有利因素,减少与消除不利因素,达到既长寿又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却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基本上仍然是一个谜。我们的这一课题希望能在攻克这一世界难题上作出突出的贡献。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探寻哪些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与基因因素,有利于或不利于健康长寿,其影响健康长寿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2、探寻如何利用与发扬影响健康长寿的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与基因因素,减少与消除不利因素,最大限度缩短高龄带病生存期限,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减少老人个人痛苦及家庭、社会的负担,为人类逐步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目标作出贡献。

3、为国家老龄工作的重点、难点及与高龄老人有关的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特色

本项目的一个重要创新特点是同时综合分析社会科学及生物科学的各种因素,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如果发现一组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健康长寿,在不了解这些人的基因特征情况下,下结论说这种社会特征有利于健康长寿是不科学的,因为有可能这组人的基因与一般人不一样。同样的道理,如果发现一组具有某种基因特征的人健康长寿,在不了解这些人的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特征情况下,下结论说这种基因有利于健康长寿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有可能这组人的社会特征与一般人不一样。因此,需要社会科学与生物科学交叉联合攻关。本项目与目前生物与遗传科学领域内专门针对某一种疾病(如肝癌)而试图研制特效治病新药的研究性质不同。我们的目标不在于某种疾病、某种新药,我们的目标在于探寻哪些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与基因因素有利于或不利于健康长寿,如何利用发扬有利因素,减少与消除不利因素,为人类逐步达到既长寿又健康的目的做出贡献。

原载《中华老年报》,本报有删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